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台灣盲棒電子報:第114期 2013/1/11

第114期 2013/1/11

 台 灣 盲 棒 電 子 報

pictype-09.jpg

Taiwan Beep Baseball News & Event

歡迎轉載 但請全文轉刊並註明出處,切勿自行增刪修改或曲解文意, 以免有觸法之虞


最新消息

會議決議:102年春季盃:

壹:時間、地點

 地點:宜蘭羅東運動公園

 時間:102/03/23~24

貳:工作分組

 總負責人:特爾(紀和成)

  電話:台灣-0983-226166

     亞太-0927-553153

 預定人員

  主審3位、野審8位、場地裝備組(男)3位

  大會志工(女)3位、醫療2位、紀錄3位

  總計19位

參:賽程確定

 預定以兩天,每天三場,共六場方式:

 如三隊:

  第一天單循環:A-B、B-C、C-A

  第二天冠軍賽:冠軍賽、中午後宜蘭半日遊

 如四隊:單循環績分制

  第一天:A-B、C-D、A-C

  第二天:B-D、A-D、B-C

 如五隊:前五場半輪循環賽(一隊對兩隊),最後冠軍賽

  第一天:A-B、C-D、E-A

  第二天:B-C、D-E、冠軍賽

肆:閃電陣容

 投手:天天、辰光、家榮、柏翔

 補手:明松、文輝

 觀測:家榮、柏翔

 球員:特爾、ROCK、敬鎧、柏欽、御欣、信廷、俊欽、文秋、煜智、小牛、國偉

 大會:大玩、小丸、秋玲、家榮、柏翔、朝松、秋真、奕成、詠全、壐凡、大餅

伍:預算

 宜蘭羅東運動公園:

  一、場地壓金:押金20,000(會退還)

  二、場地租金:8000(行文可談)

  三、運送

   A:球具集結:1,500

   B.人員:

    台北大巴兩天全(合撒那通運):25,300

  四:用水:16箱(200*16=3,200)

  五:便當:20人(20*80*2=3,200)

  六:獎牌:9個:2,000

  七:保險:5,000

  八:雜費:1,100

  總計:69,300(可退20,000、可減8,000)最低41,300

 PS

  一:金錢豹提出車費、住宿費自付,開會討論後, 協會決定出車錢,有助移地比賽參與度和移動方便

  二:協會將送企劃書給公部門申請金費, 再視補助金費補助其他費用

陸:比賽規則

 一、以NBBA目前規則為主,做以下幾點修改。

 二、比賽採用積分制,勝隊兩分,敗隊零分,平手共一分。

 三、積分相同,依造對戰、失分率、得分率、三振率判定排名, 分母皆為實際局數

 四、單場以二小時為限,時間到當局結束判定勝負。

 五、每位上場球員,都要有背號標記。

 六、野壘審可能經驗不足,如有危險雙方教練請主動喊停,主

   審可依現場優劣情形判定,以保護選手安全。

 七、如因為球隊繳交攻守名單或換人無正確告知記錄組,造成

   記錄組的記錄有錯,取消該隊全部球員攻守排名權利,只

   記該隊勝敗成積。

 八、球隊疏忽,打擊順序上錯,上錯打席皆以三振計

   例:三、四棒順序上錯,兩棒都開始打席,計三人三振, 如未通知換人而自行換人打擊,原打者計三振。

 九、球隊未登錄之球員上場者,最重主審可判比賽中止, 該場比賽一比零記分

柒:各位報名注意事項

 一:2013/02/08 下午五點前 報名球隊 確定隊名

 二:2013/02/28 下午五點前 寄送球隊報名表,

   附上球員背號、姓名、身份證字號、出身年月日

 三:大會包括大眾險,個人險一人50元,請2/28告訴名單

   、人數

 四:球隊請自備教練選手志工,大會不再提供,也不准當天向

   他隊借人。

 五:如各隊人手都非常充裕,可在各隊同意下加編一隊

 六:102/2/8~102/2/28間,開各隊領隊會議,同時抽籤。

捌:比賽時間簡排

 一:宜蘭羅東運動公園

  第一天

   一、10:00~12:00

   二、12:30~14:30

   三、15:00~17:00

  第二天

   一、09:00~11:00

   二、11:30~13:30

   三、14:00~16:00

   四、閉幕




練球時間

尚未收到消息,請上Facebook非盲人棒球不可 或 閃電盲人棒球隊 粉絲團查詢


練球日誌 –載至閃電期刊

101/12/23練球日記


Pulongon第14次練球

出席人員:
教練:ROCK、特爾、詠全、金德、辰光
   柏翔、家榮、壐凡、謝教練

志工:大玩、秋玲、秋真、昱偉媽、嵩堯媽

   小毛、小C、小小豪

球員:奕成、淳偉、國展、詠安、育翔

   仲哲、昱偉、嵩堯

來賓:大俠、金錢豹、小牛



  特爾因前晚在急診室忙,當天十點才吃著早餐進球場,

到場看到ROCK集合著大家在訓話,特爾先繞了全場,和好久

不見的謝教練、小牛、小毛打個招呼,回去就看到開始守備

訓練了。



  陸續由ROCK、辰光、金德打球擊球給球員練習,由特

爾、詠全、壐凡在後面邊看邊指導。



  第一輪的守備練習完,由各教練看到的情形給於建議,

在進行第二輪,做完的就去找ROCK和辰光進行拉內胎的訓

練了。



  拉內胎也進行了兩輪,再進行收操,結束一天的練習。



特爾:

  這次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嵩堯,進步和勇敢都讓人拍手

,奕成、詠安好像把撲球動作都忘了,這像有點不行哦﹗練

球不是週週都有,所以平常要自己回想。




科技與設計






科學人雜誌<第130期>總編輯的話


家母將屆80歲,身上零件該開始整修了。兩年前在歷經多次玻尿酸注入膝蓋無效後,毅然接受手術,醫師先清理碎骨,敷上骨泥,再植入人工關節。身軀恢復矯健後,最近
腰痛難耐,核磁共振圖顯示三節腰椎已磨損、錯位。醫師花了九個小時來整補亂骨,並釘上兩組鋼釘,在鐵衣護腰下,她又可以靈活行動了。

我戲稱家母是無敵鐵金剛,骨架壞了就補上鋼件,似乎越挫越勇。不料上週她緊急住院,肝指數高得驚人,原來是結石堵住了膽管,這回得割除膽囊,但當然無零件可換
了。萬幸的是少個膽事小,只要少吃油膩即可,然而若是其他臟器出問題就難了,洗腎、換腎即是例子。現代人長壽、健康希望之所繫,因之落在幹細胞的醫療應用,那就是
在體外培養自己的幹細胞,指導它分化為特定的組織或器官,再移回體內替補缺陷。這個領域曾因黃禹錫的學術造假而沉寂,也因山中伸彌的創新成果而振奮。〈幹細胞的再
興〉是《科學人》編輯龐中培的力作,回顧了研究史的起落,詳述應用原理與前瞻,並指出到中國大陸進行幹細胞醫療旅遊的風險。

〈訂做你的眼〉是日本笹井芳樹的現身說法,他曾用幹細胞培養出大腦皮質和腦下腺,而最前沿的成就是養出視網膜了。訣竅是讓幹細胞懸浮在培養液中,加入生長因子
後,竟能自動聚集長成杯狀的視網膜。類似的人體臨床試驗已經在美國展開,井芳樹預言黃斑退化、夜盲和青光眼患者可能因之而視清目明。

懸浮的細胞自動聚集成形是早有先例,30多年前我上過一堂實驗課,把海綿放進缺了鈣的海水中,牠就能解體為無數懸浮的單細胞,再加入鈣,隔天完整的海綿又現身
了。訝異的是,我們幹細胞的行為竟和原始的海綿細胞一樣。

幹細胞的特色是能持續分裂,癌細胞亦復如此,然而結果是兩個極端,前者是複雜生命體之源,而後者是生命的痛苦終結。癌症是現代人類辭世的主因,也因之吸納了最多的
科學研究人力和物力,〈沉默的細胞叛徒〉是這領域的最新成績單,直指嫌犯之一竟是過去被認為能避免身體癌化的衰老細胞,尋凶記似乎有了大進展。





跳動的靈魂之窗


眼球某些不自覺的細微跳動, 一度以為因緊張所造成,如今則 發現與我們的視覺能力大有關聯。 眼球的這些運動,甚至還可能 透露我們下意識的想法。撰文/馬蒂內
茲–康德(Susana Martinez-Conde)、邁克尼克(Stephen L. Macknik)翻譯/潘震澤




在你閱讀這篇文章時,你的眼球會很快地從左到右進行小幅度且快速的跳動,把每個字依序帶入焦點。當你看著某人的臉孔,你的眼睛也會有類似的跳躍:從他的一隻眼睛到
另一隻眼睛,再到鼻子、嘴巴以及其他臉部特徵,做短暫的停留。你在瀏覽書頁、人臉或景物時,稍許留意就可察覺自身眼部肌肉的這種不斷收縮。

這種稱為「顫動」(saccade)的大幅度且主動的眼球運動,只是眼球肌肉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份。就算你的眼睛看起來專注在某個東西,好比某人的鼻子或是在海平
線上下晃動的帆船,你的眼球也從不停止運動;事實上,在我們醒著的時候,眼睛有80%的時間專注在某個物體上,稱做「凝視」(fixation),但眼球仍會不自
覺地上下跳動與左右搖動,這種運動對視覺是必要的,如果你在注視時,有辦法停止這種微小的動作,靜止物體的影像將從你眼裡消失。

然而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體認到凝視時眼球運動的重要。眼球非主動運動裡幅度最大的一類,叫做「微顫動」(micro-saccade),它究竟有沒有任何作
用,可是讓研究者爭論了50年之久。甚至有些科學家認為,微顫動可能造成影像模糊,而妨礙視力。但由筆者之一(馬蒂內茲–康德)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巴羅神經學
研究所進行的最新研究,卻提供了目前為止最有力的論據,證明這些極輕巧的眼球漫舞,可使人在注視靜態景物時不至於什麼都看不到。

同時,眼球的微顫動也協助神經科學家解開了人腦如何把視覺的世界,轉換成意識知覺所使用的編碼。在過去幾年內,筆者以及其他人都偵測到與眼球這種細微的運動有關且
明確的神經活性型態。目前我們相信,人類大部份的知覺就是由這些細微運動所驅動的;尤有甚者,眼球微顫動還可能給我們的心靈開了一扇窗。這些細微的眼球運動非但不
是隨機發生的,甚至還可能指出我們隱密的心思在想些什麼,就算是我們的目光正朝向別處,微顫動也洩露了我們隱藏的思緒及想望。

神經也會疲乏

眼球會不斷運動這件事,在好幾世紀之前就已經為人所知。1860年德國醫生赫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就指出,要一個人的眼球完全不
動,是非常困難的。他提出的解釋是:「視線的徘徊」可避免眼球後方的視網膜發生疲乏。

的確,動物的神經系統演化出偵測環境中變化的能力,因為察覺改變,就有助於存活。視野當中有東西移動,代表可能有掠食者接近,或是獵物正在逃逸;這樣的變化就促使
了視覺神經元產生電化學的脈衝。一般而言,靜止的物體並不會造成威脅,因此動物的腦子(包括視覺系統),也不會演化出注意靜止物體的機制。青蛙是個極致的例子,牠
們對停在牆上不動的蒼蠅是視而不見的,對所有靜止不動的物體亦然。只不過一旦蒼蠅飛起來,青蛙就能馬上察覺,而伸出舌頭將其捕捉。

對於青蛙看不到靜止物體的現象,赫姆霍茲提出的假說是:沒有變化的刺激會造成神經適應;也就是說,視覺神經元會調整其輸出,而逐漸停止反應。神經適應可節省能
量,但也限制了感官知覺。人類的神經元對單調不變的事物,也同樣會產生適應,但比起青蛙,人類的視覺系統對於靜止物體的偵測能力可是好上太多。因為人類的眼球可自
行運動,將整個視野的影像在視網膜上移動,促使視神經反應,以對抗神經適應現象,如此一來,也就避免了靜止物體從視線中逐漸消失。

1804年,瑞士哲學家特羅克斯勒(Ignaz Paul Vital Troxler)發表了在人類身上發現的第一個視覺消失現象。特羅克斯勒注意到,刻意將視
線集中在某個目標,會使得其周圍靜止不動的影像逐漸消褪(見28頁〈從錯覺體驗眼球的細微動作〉左圖)。這種消褪現象在我們身上每天都會發生,因為刻意聚焦在某物
上,會短暫減緩或減少凝視時的眼球運動。這類運動對於焦點外圍的區域,原本作用就不大,因此,就算稍微降低了眼球運動的速率及幅度,因而大幅減弱視力,我們也不會
察覺到這種缺失,因為我們只專注於正前方,對於視野裡看不見的部份,並不會多加注意。

如果想要完全停止眼球運動,只有在實驗室裡才辦得到。1950年代初期,有些研究團隊將微型幻燈機置於隱形眼鏡上,並利用吸力裝置將鏡片固定在眼球上,經由這樣的
裝置,受試者從鏡片中看到的投射影像是隨眼球同步運動的;因此,利用這種「穩定視網膜」技術,可維持影像不動(對眼球而言),而造成視神經的適應以及影像的消
褪。如今,研究人員改用對準眼球的攝影機來偵測眼球的運動,然後將眼球位置的數據傳給投影系統,讓影像隨著眼球運動,而獲得同樣的效果。

1950年代末期,研究人員已經找出了微顫動扮演的角色之一。他們是在實驗室裡抑制了所有的眼球運動之後(包括較大幅度的主動眼球顫動),再把微顫動給加回去,發
現這麼做可以恢復視覺。然而,有些研究團隊卻得出不同的結果:他們發現在抑制眼球運動後,再把微顫動加回去,並沒有什麼作用。由於當時使用的穩定視網膜技術都不完
美,譬如眼球上的隱形眼鏡可能滑動,而仍有殘留的眼球運動,因此真相難以判定。到後來,沒有人能確定那些實驗結果是由殘留的眼球運動,還是由補加回去的微顫動所造
成。………………………【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第67期9月號】




訂做你的眼


生物學家能誘導幹細胞形成視網膜,朝體外培養替代器官邁進一步。撰文/笹井芳樹(Yoshiki Sasai)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幹細胞可以分化形成動物體內所有器官,這個過程讓科學家覺既嚮往又困惑。
■一支頂尖的日本研究團隊證明,可以利用胚胎幹細胞在實驗室培育出人類和小鼠的視網膜。
■這些實驗讓我們更了解大腦的發育過程,而且從中獲得的知識或許最後可用來治療眼睛疾病。

在子宮內,胚胎最早是一團由相同細胞構成的球體,由此分化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形成井然有序的結構,最後成為人體所有的器官。其過程全靠生物的內在章法指揮,讓
每個曲皺摺疊的組織按部就班地長成適當的形狀和大小。

科學家對於簡單構造演變到複雜系統已經很熟悉了,在探究胚胎發育機制時卻仍然總是帶著讚歎,並且渴望在實驗室裡複製早期發育的過程。他們除了想更深入了解生物
學,也希望能應用這些知識來修補、替換受損的組織。這個時機可能已經到了,最近科學家在研究複雜發育的機制上大有斬獲,可能不出10年,以體外培養出的替代器官進
行移植的願景,就可以實現。

懸浮培養幹細胞

我對這預測的樂觀態度,來自於我實驗室最近的幹細胞研究。幹細胞能分化出其他類型的細胞,我們的研究顯示,實驗室培養的幹細胞可長成視網膜,這是眼睛內負責將光線
轉為電和化學信號、再傳遞到大腦的關鍵構造。我們在其他研究中也曾培養出腦的皮質組織和部份腦下腺,在進行這些實驗時,我們應用了對生物體內信號系統的豐富知
識,來誘導培養皿中一層扁平分散的細胞形成立體結構。在化學信號的刺激之下,幹細胞自己組織形成視網膜,這個成功點燃了我們的希望,或許我們能利用這方法培養視網
膜組織,來治療黃斑退化等眼疾。

我們一開始嘗試培養視網膜時,是想找出基本的發育機制。我們知道視網膜源自胚胎大腦的間腦(dience-phalon),在發育初期,間腦某區域擴張形成如氣球
般的視胞(optic vesicle),接著視胞向內摺疊成視杯(optic cup),視杯最後再逐漸轉變為視網膜。

關於視杯形成的確切機制,生物學家爭論了一個世紀,即使到現在,研究腦發育的科學家仍有不同的見解。其中一個懸而未解的問題是:像水晶體和角膜等鄰近的構造,是否
扮演了某些角色。有些科學家認為,水晶體會推視網膜向內凹;也有科學家斷言,就算沒有水晶體的幫助,視杯也能形成。

要觀察母體內發育中的胚胎非常困難,於是我的研究團隊在10年前決定單看眼球發育過程,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知識。我們的做法是把胚胎幹細胞放在培養皿中,讓它們接
觸會促進眼睛發育的化學分子,然後觀察細胞的變化。胚胎幹細胞是最不成熟的幹細胞,可分化出動物體內從神經元到肌肉細胞等所有類型的組織。

那時並沒有利用培養幹細胞來製造器官的技術,組織工程學家嘗試把這些細胞置於形狀像膀胱或食道的人工支架上,希望能長出新器官,但結果成敗參半,因此我們改採不同
策略。當我們2000年初次嘗試時,設計了一套細胞培養方法,想讓小鼠胚胎幹細胞發育成不同類型的神經元。我們把小鼠胚胎幹細胞和餵養細胞(feeder
cell)一起放在培養皿中,餵養細胞會釋出促使幹細胞成熟的化學信號。我們很清楚這樣一層扁平的細胞並不會複製形成真正立體的器官,但仍想看看只有化學信號,是
否足以指揮細胞自動形成具有眼睛發育初期特徵的特殊神經元。

實驗剛開始並不成功,但到了2005年,我們在技術上有了突破,發明了可以擺脫早期幹細胞技術平面限制的培養方法:我們讓幹細胞懸浮在培養液中。會採用這種讓細胞
可在空間中移動的懸浮培養法,有兩個理由:第一,立體的細胞聚集比扁平細胞層更容易形成複雜的組織結構;再者,細胞之間需要密切交流才能發展出複雜構造,而立體培
養方法讓細胞更能靈活聯繫,促進細胞間傳訊。

我們利用新的培養法,讓細胞懸浮在微量液體培養基中,在培養盤的小凹槽裡培養。然後我們發現,細胞開始找到同伴並黏聚在一起,每個小凹槽中有大約3000個細胞形
成的聚集,可分化出腦部前側的神經前驅細胞(未成熟的神經細胞)。接著細胞開始互送信號,3~4天後,形成了由一層神經上皮(neuroepithelium)細
胞構成的中空球體。我們稱這培養方法為「快速重組類胚胎體懸浮於血清培養法」(serum-free floating culture of embryoid
body-like aggregate with quick reaggregation, SFEBq)。

胚胎中的神經上皮細胞在收到外來化學信號後,最後會形成特定的腦構造。其中一個信號會啟動間腦的發育,間腦再衍生出視網膜和下視丘(控制食慾和其他身體基本功能的
腦區)。我們培養出細胞聚集球後,在SFEBq加入一些與視網膜分化有關的蛋白質,試圖讓這些細胞進一步分化出視網膜前驅細胞。

細胞球懸浮在培養液中幾天後,視網膜上皮組織開始向外凸出,形成類似視胞的囊泡,接著這個囊泡自行改變形狀:細胞球本體的上皮向內凹摺,細胞的移動產生了有如白蘭
地酒杯的構造,類似胚胎眼睛發育過程中的視杯。

換句話說,培養皿中懸浮的幹細胞團可以形成井然有序的構造,這真是讓人眼睛一亮。它們不像正常胚胎發育時有水晶體或角膜相鄰,卻仍能形成視杯構造。長久以來視網膜
發育是否需要鄰近組織(像是水晶體細胞)幫助的疑問,現在有了明確的回答。至少在體外實驗,視網膜形成是一個自我組織的現象,僅靠細胞內在機制即已足
夠...... <http://sa.ylib.com/Catalog.aspx?id=156>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
第130期12月號】




無障礙去處推薦!

提供點字菜單的餐廳

Mr.J 義式廚房: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08巷43號 02-2778-7833

青葉餐廳: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1段105巷10號 02-2551-7957 /02-2511-8552 (代表店)

洋蔥: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112號電話 (02)2507-3136 (代表店)

魔法咖哩: 台北市峨嵋街37號4樓 02-23318900(代表店)




關於盲棒週報

棒球是我們台灣的國球﹐是國人深愛的運動﹐當然也是盲人朋友們熱愛的活動。希望經由我們的努力﹐讓這群不屈不撓、長期在黑暗中揮棒、跑壘的台灣之光們被大家認
識、認同和幫助更多的視障朋友走出來,一起享受美好人生。讓我們一起來圓夢吧!

想固定收到台灣盲棒週報的朋友﹐請將姓名和Email回覆至taiwanbba@gmail.com我們期待您的加入!如果不想再收到週報﹐也請多包涵﹐來信告知
我們﹐我們將不再打擾。謝謝!


聯絡我們

Facebook 社團: 請搜尋團體/社團: 非盲人棒球不可

官方部落格:台灣盲棒組織http://taiwanbba.blogspot.tw/

球員/召集人 賴智傑0910-021-164

志工/聯絡人 張宇萱0955-514-188


支持我們

歡迎大家來當盲棒的志工﹐或是以捐款方式支持我們﹐讓我們每年的世界大賽都能代表台灣參加﹐不至有2007、2008年因經費不足而無法繼續蟬聯盲棒世界冠軍的遺
憾。 (台灣盲棒隊伍在2004、 2005、2006曾經連續三屆蟬聯世界盃冠軍)

台灣為什麼要參與NBBA世界盃?

1. 國內賽是維持國內盲棒生態最重要的一環。

2. 我們每年必須花錢籌備國內賽、供應球員練球之球具和器材、培訓新人等。 (如2010和2011年的春季盃,都促成了國內許多新興隊伍的誕生和失聯老將們的
回流,大家在比賽前努力練球,並在春季盃打得有聲有色,讓春季盃成為台灣盲棒的年度盛事)

3. 國內賽的經費(大部分是買球經費) 99%以上都是由世界盃募款剩餘款項支付 (另外一小部份為週報上面的捐款資訊,如果有人願意捐款即會入到此戶頭,但目
前在平時主動捐款的金額為0)

4. 世界盃的目的,除了創造盲棒話題性之外,更能讓盲棒在台灣的曝光率增加,引起社會一般大眾,包括企業及媒體對於視障團體的注意。

5. 募款的重擔大部分集中於少數志工及球員身上,如果少了知名度及曝光率,會造成募款上更為困難,最後可能連練習用球的款項都無法支付。



以上是我們整理出來參加世界盃為什麼對台灣盲棒如此重要的5大點球員們當然也可能覺得出國比賽本身就是一件很光榮很開心的事情,而且帶國旗出國,還可以在國際性
的場合贏球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我們志工、教練、和幾位球員們一直以來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想要延續盲棒,讓更多人認識且參與這個活動,這一切是以視障朋友熱愛的盲棒
運動為前提。



新人訓練流程

以下是新人培訓小組說明新人訓練流程,讓大家更了解,我們正在做和想做的理想。培訓新人幫助延續盲棒和讓更多盲人可以不受限制、走出戶外參與自己喜歡的運動,這真
的是很辛苦但很重要、很熱血的一件大事。請大家多多支持!


 一:新人入團:由介紹或個人聯略新人總領隊和成,出席練球留下聯略資料,正式入團。
 二:基本功:教授基本動作,包括打擊動作、拍子,守備撲球分解動作、跑步基本體能訓練。
 三:進階班:打擊出力方式,守備團隊合作、跑壘觀念和撲壘動作指導。
 四:畢業典禮:利用練球後聚餐時間,辦理歡送會,頒發畢業證書。
 五:正式介紹:畢業後次月第二週練球,由新人組教練團正式將新人介紹給大家認識,攻守能力、個人專長,也正式成為自由球員,歡迎各隊踴躍接洽。
 新人會經以上五個程序加入這個大家族,我們是有計劃的為台灣的未來而努力,也希望大家多為這個系統努力,需要人力很大,因為新人可能會分組進行,歡迎熱心的大大
多多抽空來場幫忙,也希望在未畢業前,各隊隊長別太超之過急,基礎越穩,長成越高。



捐款帳戶:台灣非視覺運動文化發展協會Taiwan Non-Vision Sport & Cultur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銀行:台北富邦桂林分行 012-5505

帳號:550102227581


感謝曾經為我們付出和加油的朋友們

親愛的盲人棒球的朋友們,



從台灣盲棒隊伍2007和2008年因經費不足無法參加美國NBBA舉辦的世界盃盲幫盛事,一直到2009年開始,我們的努力得到了你們的支持,一連四年來,每年
出國前都因為大家的及時贊助和付出,讓我們這支代表台灣出賽盲人棒球世界盃的隊伍,有機會再站上世界盃的場地和來自全美各地的盲幫好手一拼高下、盡情的揮灑汗水。



我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報答和完全的表達,您們為我們不放棄的精神喝彩、感動進而慷慨解囊,從美國各地來戰場上幫我們加油,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支持的朋友們的感
謝,只希望我們的球賽、我們故事,能夠給你們一些很正向的力量和很精彩、很棒的回憶。希望我們最認真、最拼命的熱血奮戰,有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球賽和美好的回
憶,不枉此行。也希望我們這麼多汗水、歡笑、淚水、努力而贏回來的冠軍,能夠讓您們為我們感到驕傲與光榮,也為台灣的盲棒運動的延續和生命多添一些機會和支持。



盲棒在台灣的發展和傳承,其實比想辦法參加每年一次的世界盃複雜困難的許多。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當我們因經費不足或是人手不足不能參加世界盃的時候,台灣盲棒這項
運動就很難被宣傳出去,也很難得到支持。不管是辦國內賽募款活動或是對內招募新球員、訓練新球員,少了新聞性和話題性,很少有人會注意和花時間了解盲棒這項運動和
它的精彩。努力到現在,連一個固定、適合、能讓球員們可以打場安全、盡情奔跑的比賽的一片草地我們都還找不到、申請不下來。希望今年大家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盃冠軍
回來,能幫助盲棒在台灣的發展和傳承,讓這個運動能陪伴盲人朋友們再多些日子,能夠幫助更多失去視力的人找回自己的健康、快樂和自信。然後,用上揚的嘴角和滿足的
笑容告訴所有人,盲棒的精神和意義。然後,幫助更多的盲人走出來,帶著他們享受這片草坪、這個陽光和揮灑汗水的快樂!



在此感謝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參與和支持這個團體的每一位朋友,因為您們的支持,讓我們繼續有機會創造與改變這個世界。也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這個團體可以更成熟,更
茁壯。也希望所有付出真心的人都感受的回報,不管這個回報是心理的溫暖、一段最熱血的回憶、還是一個真心的感謝和努力經營的友情,我相信有一天,他們能做到更好。



~台灣盲棒代表隊近期世界盃成績~

2004 冠軍/2005 冠軍/2006 冠軍/2007 未出賽/2008 未出賽/2009 亞軍/2010 亞軍/2011 亞軍/2012 冠軍

週報編輯:志工 小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